汽車什么情況下需要做動平衡?
汽車在更換輪胎的時候,才需要做動平衡。輪胎平衡分為[動態平衡]和[靜態平衡]兩種。
動態不平衡會使車輪搖擺,令輪胎產生波浪型磨損;靜態不平衡會產生顛簸和跳動現象,往往使輪胎產生平斑現象。所以,定期檢測平衡不但能延長輪胎壽命,還能提高汽車行駛時的穩定性,避免在高速行駛時因輪胎擺動、跳動,失去控制。
動平衡的判斷以及處置方法:
(一)動平衡:汽車的車輪是由輪胎、輪轂組成的一個整體,當汽車車輪高速旋轉起來后,就會形成動不平衡狀態,造成車輛在行駛中車輪抖動、方向盤震動的現象,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或是消除已經發生的這種現象,就要使車輪在動態情況下通過增加配重額方法,使車輪校正各邊緣部分的平衡,這個校正的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動平衡,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加裝平衡塊,動平衡可確保輪胎能平順駕駛,防止抖動,可讓汽車高速上駕駛起來更加平穩安全些。
(二)需要做動平衡的情況:
1、更換新胎或發生碰撞事故維修后;
2、前后輪胎單側偏磨;
3、駕駛時方向盤過重或飄浮發抖;
4、直行時汽車向左或向右跑偏;
5、如果沒有以上狀況,但作為日常保養維護,建議新車在駕駛3個月后以后半年或一萬公里1次;
(三)動平衡是透過矯正車輪配置平衡,不同位置加不同的配重塊,進而使得汽車輪胎處在同心運動中,讓汽車高速上駕駛起來更加平穩安全。動平衡只要“動”過輪胎之后,都需要做,做完動平衡以后有如下優點:1、增強駕駛舒適感;2、減少汽油消耗;3、增加輪胎使用壽命;4、保證車輛的直行穩定性;5、降低底盤懸掛配件的磨損;6、增強行駛安全;